玻璃的导热性简介
在高温时,玻璃的导热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。普通玻璃加热到软化温度时,玻璃的导热性几乎增加一倍。
玻璃中增加SiO2 、A12O2 、B2O2 、CaO 、MgO等都能提高玻璃的导热性能。
低温时热传导系数占主导地位,故化学成分对玻璃导热性能的影响可从化学键强度来分析。键强度愈大,热传导性能应愈好。因此在玻璃中引入碱金属氧化物会减小导热系数。
玻璃颜色的深浅对导热系数的影响也较大,玻璃的颜色愈深,其导热能力也愈小。
玻璃的导热性对玻璃成形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影响较大。玻璃的导热性越大,玻璃冷却得就越快,则成形的速度也就越快。在生产实际中,明料玻璃的导热性要大于深颜色玻璃的导热性,因此,对于人工成形的艺术玻璃制品就要求玻璃的热传导速度要慢,对于机械成形的玻璃制品就要求其热传导速度要快。人工成形时,吹制技师的操作要根据这个道理适当地掌握成形操作速度,尤其是形状复杂玻璃制品和深颜色玻璃制品。
玻璃在成形时膨胀或热收缩,以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表征。它与玻璃中应力的产生和玻璃制品尺寸的公差都有关系。玻璃在成形入模后,玻璃与模具壁表面接触因冷却而发生收缩,在最冷点上,玻璃表面层上收缩最大,向厚度内部收缩就逐渐减小。这样,玻璃表面就存在着张应力。当玻璃仍处于液体状态时,由于质点流动,应力很快消除,但当玻璃部分地到达弹性固体状态,同时模型因受热膨胀,这时玻璃制品的收缩和铸铁模型的膨胀约有1%-2%的差值,这样就在成形的玻璃制品上产生了残余应力,易导致表面裂纹产生。因此在成形中应当考虑不产生缺陷的应力消除速度问题。这一点在实际的生产中也常在出模时就发现有玻璃制品炸裂,有时是在出模后送退火炉前炸裂。
在套料玻璃制品的生产中,由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问题,也常见成形操作过程中玻璃制品的炸裂发生。另外,在玻璃成形时,有时因玻璃组成中碱性氧化物含量过大,热稳定性能下降,成形过程也会发生玻璃制品自炸现象。这就需要通过改变玻璃化学组成来提高玻璃热稳定性能。